人類學家朋友一直在推廣人類學理念的路上努力著,而朋友寫的新書"百工裡的人類學家"也一直在我的閱讀清單當中,總覺得朋友寫的書就該好好看完(誰這麼規定的?),但人類學對我來說太陌生,這本書果真花了比較多時間才讀完。
書的第一部分介紹了人類學的基本概念與厚數據的重要性,書中提到的人類學專有名詞彷彿要進入某個陌生而遙遠的秘密組織必須了解的通關密語,對我來說蠻有阻礙的,但努力讀完那些比較硬的理論性內容後,後面幾章開始介紹各行各業中的人類學家,那些故事更吸引我,從商業創新、社會設計到地方生活與飲食文化,從人類學的角度去了解人類行為,觀察人與人、人與事之間的互動,再分析背後的意義,挖掘數字、現象背後那些還沒發現的事實,非常有趣。
讓我最有收穫的一章是第六章-參與式觀察,創新服務設計,和我之前研究過的使用者行為其實有一些相似處,要了解使用者的需求,就必須觀察使用者、和使用者站在同一邊,圖資界的使用者研究是很有系統的規畫出一個研究環境,再讓使用者配合研究,人類學界的使用者研究則是走入使用環境中,更細膩的融入並觀察使用者,從這兩種角度來看同一個問題,得到的結果不見得相同,但如果能將兩種方法結合,或許可以更全面性的了解問題的本質。
而飲食相關的章節則讓我最感興趣,飲食從來都不只是吃吃喝喝飽餐一頓,從飲食習慣中可以透露出一個人出生的家族背景、所承襲的文化等等,而人類學的思考方式,能讓我們對於飲食的議題有更多反思。
看到愈後面,作者本身的故事慢慢浮現,我想,這本書的寫作過程或許也是一個人類學家尋找自身定位的過程,而我們這些讀者,也有機會藉由閱讀這本書跟著作者為人類學重新定義,那些人類學家們分享的經驗與故事,相信也能為每個人帶來不同的收穫。推薦大家這本書,讀完之後也來分享你們覺得這本書最有趣的章節吧!